close

如果有一種工具,可以讓生活更美好──而且是美好很多很多,但有個恐怖的前提是:使用這種工具有致命的危險,機率雖然不高,但是卻也不低,請問,你會願意試試看嗎?
「安全第一」,我想大多數人一定立刻否決使用這種工具。
令人驚訝的是:你其實已經在用這種工具了!駕駛或乘坐汽機車,確實有致命的危機──即使那只是機率的問題,但誰敢說自己百分百不會發生意外?但為了讓生活更美好,我們願意乘坐汽機車,只因為我們需要快速的交通工具──即使可能因而發生意外。
當然,大多數人會盡量小心,減少發生意外的機會。但是,如果說「生命安全」是絕對不能打折的,那你的人生恐怕會變得極端無趣。

什麼都可以壞,但是硬碟不可以壞
事實上,現代生活充滿危機,從你吃的食物,工作的型態,到生活上使用的各種器具、設施……,可說是「步步是禍,處處該災」。人們並不是不知道這些危險的存在,只是一般人不會一直去計算可能產生的風險,(那可能會導致精神崩潰)。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會去衡量意外發生的機率,來決定自己的生活該怎麼過。
玩電腦也是一樣的。舉例來說,許多人玩電腦,卻不知道其實電腦上的資料也是隨時會「崩潰」的。而電腦儲存資料的核心裝置,就是硬碟。
如果你電腦的顯示器壞了,換個顯示器就好了;如果是鍵盤壞了,換個鍵盤就好了;如果是顯示卡壞了,換個顯示卡就好;甚至是主機板壞了,換個主機板也許就沒事了。
但是如果是硬碟壞了呢?
那我的照片我的論文我的作業我的程式我的遊戲進度我的資料我的影片我的MP3檔案我的情書我的電子郵件我的通訊錄我蒐集的書籤……不就全沒啦!

磁性儲存媒體先天的缺陷
但是,許多人從外觀看事物,從表面看事物。不幸的是,以貌取人,並不可取──以貌取物也是一樣。
從外觀上來看,硬碟四四方方的,有著極端堅硬的外殼,看起來是個穩固牢靠的東西。不幸的是,如果你真那麼以為就錯得離譜了,硬碟其實很容易故障。
有人可能會懷疑:「真的嗎?硬碟真的那麼糟糕的話,為何我們還用它呢?」前面講的故事就是要告訴你,同樣的,汽機車也可能致人於死,你也還是不排斥乘坐它。所以你會去用電腦,不是因為它「絕對穩定」,其實你只是因為它方便快速而已。但是,我的責任是要警告你,如果你只看見方便,卻沒有看見你因為隨便而可能引發的危險,那你的麻煩就大了。
以前我在本欄曾經說明過,世界上其實並不存在「數位資料」,所有的資料形態都是類比的。所謂「數位資料」,只是被人類特殊定義的特殊類比資料而已。利用超越工程學的概念,人類利用各種「容易糾錯」且「易於存取」的技術製造儲存資料的媒體。以硬碟來說,利用磁性的物質儲存資料,可以達到「快速」且「資料儲存密度高」的目的。
但是,用磁性物質儲存資料的技術,仍然有其先天上的弱點。組成一臺硬碟所用的零件中,大多是「機械裝置」,機械裝置總是有「磨損」或是「故障」的問題,這也就是硬碟外殼是如此堅硬的緣故(因為它怕撞怕摔)。此外,雖然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改良,磁性物質儲存資料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它並非一個「極端安全」的技術。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件事。更糟糕的是:當這類人士的硬碟壞掉時,他們會表示「知道硬碟很容易壞並不是他們的責任」。
那是誰的責任呢?

從來不知道硬碟容易壞?
底下我要講的,是我記憶中有關許多人的災難故事。我講述這些故事,是希望各位看了之後,要知道你的硬碟不像它們表面那般堅強──其實它是鐵漢柔情,又臭又硬的外表下有一顆溫柔的心。所以,你放在硬碟上的資料其實是不安全的,一點都不安全。
多年以前,我剛進PC home雜誌社工作,那時我幫一個朋友(底下稱之為「某甲」)修理電腦。這是一臺筆記型電腦。我通常會用「重灌」這「愚蠢,但通常有用」的招數來對付有問題的電腦,但這招平常雖是萬無一失,這次卻不管用了。
因為,這台電腦的硬碟出現了「壞軌」。
我告訴某甲,「你的硬碟距離『全毀』,應該是只有一線之隔了。而且,上面有很多資料可能會救不回來了,你要有心理準備。」
某甲並沒有責怪我,他只是不解的表示,「硬碟也會壞掉嗎?」
我告訴他,「硬碟不只會壞,而且資料可能會全毀。」通常,我還會講我那句名言:「放在硬碟上的資料就像水蒸氣一樣,隨時都會蒸發。」
這時某甲更加不解了,「真是如此?如果硬碟資料這麼容易毀掉?為何我從沒聽過這事情?」

人算不如天算
當我這位朋友(也就是某甲)問了這個問題(為何我不知道硬碟上的資料就像水蒸氣一樣?)之後,卻讓我一時語塞。他本人是個文學家(知名的作家),他為何要知道這件事情?我確實找不出一個絕對的理由來責怪他「應該知道這件事情的」可這件事卻又這麼重要,身為「專業電腦媒體從業人員」的本人,是不是該做點事情,讓大家知道資料備份的重要性呢?
只是,雖然我不斷的鼓吹資料備份的重要性,但言者諄諄,聽者渺渺。大多數人不是沒碰過這種災難,就是事情過去後便即淡忘了。以我這位朋友而言,後來雖然把他的作品分開存放,放在兩臺不同的電腦上。但有次他家中遭竊,電腦全被偷走了──所以「備份」也是白做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那正確的資料備份概念為何?
如果資料夠值錢,一般企業會使用所謂的「異地備援」的概念來備份資料。重要資料必須有「隨時」、「每日」……等周期性的備份方式。不僅如此,若要「保險」,資料還得備份兩份以上,並分別分開存放在「地理位置」不同的地方。如果所有資料都放在一起,那發生嚴重意外時就一起消失了,資料備份也就白做了。

你願意花多少錢救回你的資料?
當然,「異地備援」的技術也不斷的翻新。以前可能就是把倍份資料的磁帶或光碟運送到其他地方,現在就可以使用Internet寬頻網路,將資料傳送到遠端的機房儲存。不過,這畢竟是比較高成本的方法,一般人沒必要這麼極端吧!
要使用「極端」還是「不極端」的方法,得看你對資料的價值判斷。不妨請各位問自己:「如果硬碟壞了,你願意用多少錢把這資料換回來?」
另一個案例是我的同學,他當時是幫他的另一個同學(稱之為「某乙」)問,臺灣有無專做「硬碟資料回覆」這類的公司。說真的,當時我也只從其他的媒體上聽過這類公司,但也不記得台灣有沒有?而且,我是屬於那種「寧可事前防範也不要事後後悔」的人,因此也沒注意相關訊息,所以對於這種事情倒不是我不願意幫忙,但實在是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這種公司。
雖然我對此事愛莫能助,但回想起來,要我不同情這位「某乙」真的是不太容易。他的資料可能對任何人都不重要,但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唸碩士班二年來,他做研究的實驗數據都在硬碟裡面。所以,面對這種事情,我總是相當氣結,總是後悔我沒有到處鼓吹「資料備份」的重要。我常想,某乙當時不之願意花多少錢換回他的心血結晶,兩萬?三萬?無論是多少錢,絕對比那臺硬碟的價值貴上許多倍。可就因為資料沒備份,即使願意花那麼多錢,也沒辦法把資料找回來了。

硬體損壞神仙也沒得救
話雖如此,但我在PC home集團多年來,劇情類似的「連續劇」不斷上演,我「救資料」的技術也越來越好。不過,「我的技術越來越好」並不是表示我是硬碟的回春聖手,只是我「經驗比別人多一點點」,「對於救資料的軟體還懂得操作方法」而已。但是,我必須強調,如果是「硬碟機器本身的問題」,那神仙也沒有辦法救。
另一個有趣的事,是很多人在硬碟壞掉之後,會異想天開的認為,發售硬碟的公司會盡量幫你把硬碟裡的資料救回來。如果你也認為如此,那你又離譜的錯了。
以硬碟公司的立場來說,它賣你一臺價值不過千把塊的硬碟,卻要負責維護你硬碟上價值億萬的資料,這怎麼想也是不合理的。如果每臺壞掉的硬碟都要修到「連硬碟上的資料都是完好的」,大概沒人敢作這行了。
不僅如此,硬碟如果是過了保固期才損壞,可能會連維修都找不到地方。

過了保固期殘值「歸零」
理論上,保固期內是依照保固條款來維修(可能是有條件的免費維修或是收費維修),過了保固期,應該還是可以「收費維修」才對,消費者可以依據他自己對這產品的「殘值認定」來決定是否要修這東西才對,是吧!比方說,如果買了一臺硬碟,保固期為1年,用了1年2個月之後壞了。這時候,你拿去給店家,請他幫你送修,這時會發生什麼情形?
讓我們想像一下可能會發生的情形吧!如果,這臺硬碟當初是60 00元買的,用了1年2個月後壞掉,維修雖然可能要等三個月,並且要花1500元,但是使用者可能還是願意花點錢把這硬碟修好──畢竟當初是花了6000元買的,不修理它,這6000元就付諸東流了!當然,如果說修這硬碟得花4000元,考慮一下硬碟降價的幅度,你可能就不想花錢修理這硬碟,而寧可買臺新的了。
不過,現在劇本有些改變。據說,有些硬碟廠商現在是以「保固期」作為「殘值歸零」的認定。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硬碟過了保固期才壞掉,那硬碟廠商就會拒絕維修它──就算你願意付錢修理它也不收,因為廠商認為「硬碟的殘值在過了保固期之後,就變成0了」。

買硬碟前請考慮保固條款
說真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此,我也只是「聽說」,沒有真的拿臺壞掉的硬碟去試試(因為我手上沒有那家廠商的損壞硬碟可資實驗)。所以,雖然我覺得這種做法有待商榷,但畢竟硬碟是機械裝置,而且是高精密度的機械裝置,壞了以後,維修的難易度如何,並不是我這種程度的人有資格去評論的,所以也很難非議廠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還好,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產品的保固條款很重要。因此,買一臺保固條款條件較優的硬碟,應該是比較有保障的。不過,這類硬碟通常也比較貴。或者你可以這樣想,「多花的錢就算是幫這臺硬碟買個保險吧!」
其實,硬碟廠商為了解決資料損毀的問題,也並不是沒有努力過。除了不斷設法的把硬碟做得更加穩定可靠之外,有一項技術,是許多人聽過,但不一定了解的「S.M.A.R.T.」。

似乎沒什麼用的S.M.A.R.T.
S.M.A.R.T.是5個英文單字的縮寫,但是是哪5個我也忘記了(但是如果你考我BASIC或是SPOOL是哪些單字組合而成的,這我倒是會背)。簡而言之,有了S.M.A.R.T.技術,硬碟就能在硬體損毀前就先預知使用者,你至少可以先把資料備份起來。
不過,感覺上,這技術雖然在「BIOS」層次得到支援,但卻沒有作業系統層級的支援,因此似乎並不實用。各位可以在BIOS中找到S.M.A.R.T.的相關設定,當硬碟「快要出問題」之前,BIOS會驅動蜂鳴器發出警告聲,並顯示警告字樣,提醒你「硬碟快壞了,快點備份資料並更換硬碟」。但是,我認為這類支援若可以「內建」於作業系統裡面,提供使用者即時的警告會更好。
不僅如此,因為我對硬碟技術不是那麼懂,所以對S.M.A.R.T.技術本身是相當存疑的。
硬碟並沒有生命,它怎麼會知道自己快壞了?
硬碟裡頭大概也有偵測裝置,損壞狀況可能也有公式可循(溫度?某些特性?),只是很難想像這技術真能幫助使用者避免資料損毀。是這技術有問題?還是大家都不懂這技術?否則,為何硬碟硬體損毀造成使用者損失的事情還是一直發生?

電路板損壞的悲劇
這是我另一個朋友(稱之為「某丙」)發生的事情,最近的真人真事。
一、兩年前,我幫他升級電腦。升級電腦是一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舉動。所謂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是要決定「哪些產品要更換/升級,哪些不要」。其中,硬碟是一定要換的,因為原先的硬碟太小太舊了。所以,在我的陪同之下,某丙到了光華商場一家我熟的店家,買了一臺硬碟。
一個月前,這台硬碟「掛」了。
我這朋友是從事硬體電路設計的工作,如果是談硬體線路,他一定比我專業。就算他還不夠專業,他也認識更專業的人。只是,高手高手高高手看了這台硬碟後,判定應該是上面的「電路板」損壞,如果能找到一臺同型硬碟,把主機板換掉,資料應該可以全部救回來。我朋友某丙一心只想要救回資料,這時再質問他「怎麼不備份資料」似乎也無關緊要了。
不管怎麼樣,「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知道維修的方向之後,剩下的問題似乎不難解決,只是一兩年前的同型硬碟……去哪找啊?一、兩個月前的硬碟都不知道還買得到買不到?當然,許多人都看過「唐先生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可以去拍賣網找找看。反正只是為了那電路板,應該不會太難吧?

直接宣判沒救了
錯了,這故事其實有個蠻糟糕的結局。
我的朋友真的找到了同廠牌,同時期且相同容量的硬碟,價格也不貴,只是產品的批號稍有不同而已──他以為這應該無傷大雅──其實不然,等他拿到硬碟後才赫然發現,他買的硬碟,其電路板完全是不同的設計,根本不能用。
又是人算不如天算!
我朋友的資料是否珍貴,我其實不得而知。只是,類似的事情不斷重演,也是不爭的事實。另一個我同事(稱之為「某丁」)發生的案例,則是硬碟有一天就突然「抓不到了」。我同事週遭沒有高手,所以我是和他一起去光華商場,找那種號稱可以「維修硬碟」的店家幫忙,目的也是想救回硬碟上的資料。但是,那店家只問了一句話:「硬碟還抓得到嗎?」
「抓不到了,」店家告訴我:「如果抓不到就沒救了!」聽到宣判,我也忍不住留下了兩行清淚,並且請我的同事節哀順變,認命吧!

刪錯分割資料全毀怎麼辦?
其實也不是每個關於硬碟資料的故事都是悲劇,有時也會有「happy ending」。前面路人甲乙丙丁的故事,就當我是危言聳聽吧!底下幾個故事,是我覺得「還算圓滿」的故事,提出來給各位做個參考。但是對各位是否有幫助,就看大家的造化了。
以前單位的同事的妹妹(稱之為「某戊」好了),也是碩士論文放在硬碟上。有天,她看了某雜誌(我以我的人格保證,絕對不是《PC Shopper》)的教學,試著去刪掉她硬碟上的某個分割,想要重裝作業系統。
Windows作業系統經過多年的演進,複雜程度已經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以前的Windows 9x/Me系列,因為使用的檔案系統是較舊的技術(FAT/FAT32),因此和Windows NT/2000/XP系列的NTFS檔案系統的共存,會產生複雜的相容性狀況。比方說,如果你用所謂的Windows開機磁片開機,將可以看到Windows 9x/Me/的FAT/FAT32的硬碟分割,但看不到NTFS的硬碟分割。某戊打算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刪掉原先Windows 2000的硬碟分割,但是她並不清楚有這類的狀況,所以她就用Windows Me開機磁片開機後,把她認為的舊磁碟分割刪掉了。
但是,她刪錯了。

FinalData確實有幫助
她原先的C:磁碟安裝Windows 2000,但使用NTFS。當她改用Windows Me開機磁片,打算把C:刪掉時,這時的C:其實是她原先的D:磁碟(存放她的重要資料、論文、照片等等)。但是Windows Me的開機磁片無法辨認NTFS的磁碟分割,原先的D:就變成了C:,因此她就刪錯了磁碟。不僅如此,她還把Windows Me安裝到她刪掉後重建的分割區。等到她重新開機之後,她才意識到她闖了大禍。
由於論文也是多年心血,當然她是相當的心痛。我一開始是使用Symantec的UnErase設法去「反刪除」,但她的硬碟分割是整個被重建過了,理論上是沒救了。在「UnErase」無效之後,我試著用FianlData去挽救她的資料。
FinalData這套軟體相當知名,因為許多類似的軟體都不支援中文Windows,但FinalData可以。對於各種檔案系統(FAT/FAT32/NTFS……),FinalData也提供完整的支援。對於這種幾乎沒救的「檔案系統全毀」的狀況,FinalData也有辦法。後來,某戊的檔案幾乎全數救回來了,這事情總算是有了還算圓滿的結局(雖然連當初我自己也不太確定是否可以成功)。
「你在幫FinalData作廣告嗎?」如果你這麼認為,那我也承認好了,是的,對於資料損毀的人來說,我推薦使用FinalData。目前FinalData的台灣代理商是誰我並不清楚,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www.finaldata.com查詢相關產品資料。

電子電路最怕水
最後一個故事會在下期本刊新闢的專欄裡完整介紹,這裡把故事主角稱之為「某己」好了。
有天,我正在會議中向我的同仁講話,時值傍晚五點十分,正當我口沫橫飛,滔滔不絕,而同仁們昏昏欲睡之時,我的手機響了。原來,這位已經一陣子沒連絡過我的某己請教我,「我筆記型電腦灑到了飲料,現在已經不能開機了,怎麼辦?我硬碟好像也壞了!」
當時似乎是星期五,維修中心也都快下班了,因此她的電腦拿到維修中心也未必能立即有個結論。但是某己很怕她的硬碟毀掉,因此十分著急。但是碰到「硬體損毀」的問題,其實我也是脆弱無助的──因為我完全不具備維修硬體的專業能力。不過,從以前的經驗中,我還是在混亂中想到了一個重點:把水弄乾再說。
「你先不要慌,要切記一個原則,電子電路最怕水,但是水若是完全乾了,硬體說不定還有救。所以你先別開機,開機反而會因為短路而造成硬體損毀,不要一直想要試著看看硬碟裡東西還有沒有救,欲速則不達,你先用吹風機把機器裡面的水盡量吹乾再說吧!」

無論如何,重要的資料請你要備份
其實,這個方法是我們技術主編小冷教我的。電子電路怕水這誰都知道,但是,如果最後你能夠把裝置裡面的水給弄乾,有時候產品還是有救。只是有些裝置進水之後,要弄乾不是那麼容易,所以掛掉電話之後,我內心揣揣不安,擔心我的方法不管用。
不過,奇蹟居然發生了。
經過了一些曲折離奇的過程之後,她的筆記型電腦最後的狀態是如何,請看下期本刊的專欄。但是,經過了吹風機的熱風吹拂,以及耐心的等候,至少她的多年心血還是救回來了。
我必須強調,無論是用FinalData救資料,還是用吹風機救資料,狀況有時是因人而異的。如果你碰到類似的狀況,使用了類似的方法卻不成功,那我只能對你說抱歉了,「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這些故事有什麼共通的結論嗎?
有的。
那就是,「硬碟上的資料一定要備份」,否則下次你硬碟損壞,資料損毀,可別想要找硬碟廠商維修,更別想要找高手幫助你,因為「在任何硬碟裡的資料都是不安全的」。除非你的資料一點都不值錢,不然的話你得好好想想這件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丫紫兒x霸氣女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